南寮社區
半年內又再次來到南竂,上回來就發現這邊有幾個像灶台的東西,剛好這次由導覽老師帶隊,有機會了解這個灶台的用處。
這是魚灶,顧名思義就是煮魚的灶,由於以前魚不好保存,所以在捕撈到新鮮獲後,會拿到這邊作前處理,在魚灶上會先燒一大鍋濃鹽水,將魚放入煮熟,接著放在兩鍋中的的平台瀝乾,此時瀝下帶鹹味的魚汁就成為調味用的魚露,而瀝乾的魚則是再放置網上作日曬,曬乾後成為易於保存的魚乾,如此一來便可送至各地販售。
煮好的魚在兩個鍋中間瀝乾,中間下方的糟便是收集瀝下魚汁的地方。
走在南寮社區,隨處可見咾咕石堆起的牆面,在澎湖是常見的建築材料,咾咕石拿來建築用時不必再加水泥,靠其自身的粗糙面互面卡住,而且不用水泥的好處是,若是倒了,還可以撿起來重新堆砌。
澎湖常見咾咕石拿來當建築材料。
堅硬的咾咕石縫中,長出了小花,點綴了這面牆,也展現著生命力。
牛屎餅,一聽就不像是食物,曬乾的牛屎餅在是以前是拿來當燃料的,不管煮飯煮粥或是作菜,火力來源就是用這種牛屎餅,而且還有火力非常穩定的優點!
儲存在地洞中的牛屎,牛屎的來源當然是牛,而以前可能幾戶人家才可以買得起一頭牛,那牛屎歸誰?就看誰第一個接到就屬於誰了!想不到關於牛屎也是先搶先贏。
牛屎存放後,捏成片狀直接蓋在咾咕石牆上,經日曬乾燥便成為牛屎餅。
曬乾的牛屎餅就如泡過水的厚紙板,有機會可以聞看看,也許有青草的芬芳及太陽的香味,畢竟我自已是沒有聞過,聞完可以留言告訴我。
仙人掌果,外表有刺,須去皮後才可以食用,在澎湖有很多仙人掌製作的果汁、冰砂等。
>
南寮浮球秘境,現在差不多是澎湖必訪的景點,以海廢的浮球彩繪後,成為一個繽紛的拍照景點。
走在南竂,導覽老師指著路旁,這個小小的草長得有點像鬼針草的就是風茹草,就是拿來作風茹茶的,這是在澎湖的原生種植物,澎湖人會將它曬乾後煎煮成茶來喝,也是澎湖很具特色的飲品。
這次來還看見大姐在整理延繩釣的鉤子,將舊殘餌去除後,再理線掛好鉤子,若是打結或斷線,立馬再綁上新的子線與鉤子,我在旁邊看都怕他被鉤子紮到,但從他熟練的動作看來應該是不用為他擔心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