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進到糖福印刷廠,
裡面的大哥大姐帶我們瀏覽了一下當時還有在使用的機器,
也透露了對面還有間放滿鉛字架的倉庫,在當時只能透著窗子窺探內部,
而現在也以糖福印刷創意館開放參觀了。
糖福印刷創意館
在外頭還保留著糖福印刷的招牌。
遊客中心與體驗教室
走進來第一眼就看到的日式風味建築就是遊客中心與體驗教室,
體驗教室
這邊現在有提供手造紙的體驗。
目前體驗工坊現在主題是甘蔗字紙,在手造紙體驗用的紙漿中有加了甘蔗渣,
甘蔗與糖廠幾乎可以直接畫上等號了!
甘蔗是糖廠製糖用的原料,看到甘蔗根本就直接聯想到糖廠了啊。
現在的五分車觀光列車,也是當時糖鐵在運送甘蔗用的運輸鐵路網留下來的。
體驗教室的手造紙有分造紙區、烘紙區以及活版印刷區。
到訪的遊客可以從紙漿開始作,最後印製出成品帶回家作紀念(體驗套票120元)。
紙漿造紙區有位大姐在作教學,首先是把紙漿均勻混合後,
再以小紗網將紙漿撈起,撈起的步驟似乎相當不容易,
要撈到紙漿分佈均勻,沒有天份可能很難一次成功唷!
在撈完後將紙漿稍微去除水份,接上來就可以拿到烘紙區將紙烘乾了。
像這樣貼在高溫的金屬板上,把紙張烘乾。
紙上還看得到帶有點深色的纖維,那就是甘蔗渣。
最後乾燥完拿到一旁的圓盤印刷機上作印刷。
這邊有提供兩台,一台是福字,另一台則是新年賀卡唷!
強尼與友人也有體驗到這台圓盤印刷機。
印刷的方式,一開始是將紙張放在載檯上,
壓下手柄的同時,兩隻有油墨的滾輪會往上滾過字版。
接下來滾輪會移到上方的圓盤滾油墨,同時載台上的紙也被印刷版壓合印製好了。
這是手動的機器,上述的動作是一氣呵成,也就是說你壓下手柄後就完成了。
與友人都是印這張”福字”
另一台印的則是賀年卡
印出來的樣子。
一旁還有活字排版用的鉛字陳列在架上。
以上是體驗教室的部份。
遊客中心可以先跳過,重頭戲在展示館。
就在遊客中心後面。
有指標的這棟就是了。
外頭有配置圖,裡面其實不大走一圈就差不多了解了。
進到展示館就發現空氣裡瀰漫著油墨的味道。
這是老機器上的歷史散發出的氛圍,
聞到這味道仿彿回到了機器在趕工印製的時代。
應景的恭賀新禧印製品,以及印製用的字版也在桌上展示著。
圓盤印刷機,剛在體驗教室的那台印刷機就是這台的縮小版。
這展示館內有許多以前用的印刷版。
排版桌上是把鉛字排好版,上面有許多鉛板是用來填空缺用的,
像這樣的字版,有字的地方是要上油墨用的,會凸出來,以便沾油墨。
而沒有字的地方則是以鉛板來填補空缺,最後再以棉線捆綁,
送至校對打稿機印製,並與原稿校對後再開始印製。
排版流程
黨證!!!!!!!!!
這邊所展示的各種印刷版子
壓線機
有放紙可以壓壓看,壓完出來就是可以手撕的虛線了!
這個是恭賀新喜,雖然是反向的但應該看得出來吧?
展示館內的架子上滿滿的是鉛字啊!想找一下拚湊自已的名字,但找不到哈哈!
有空來參觀的時候找一下,看能不能湊出自已的名字!
靠牆的架子上也擺滿了排好的印刷版。
這是退稅的意思嗎?
館內也用鉛字排出了糖福印刷廠的大小字體。
展示館最裡面這邊展示的字是正的,與剛看到的反字不一樣,
因為這是字模,
鑄字機鑄字時所用的銅字,
在鑄字時會先將鉛加熱熔融,再將液態鉛灌入銅字模中,
冷卻後就會得到反向的鉛字了。
如果你問鉛熔化了那為什麼銅沒熔化?
那是因為鉛熔點只有327度C,而銅高達1085度C,
所以在327以上1085以下銅會是固態鉛則是液態。
活字排版這幾個字以往只會在教科書中看到,
在糖福印刷廠,保留了相當完整的鉛字及印刷機器,
而且還是可以使用的,相當珍貴啊!
這些機器與鉛字見證了一段歷史,
也在被塵封一段時間後又再度被展示出來。
來這邊感受的是歷史的溫度,
了解在列表機、影印機還沒問世前這使用已久的印刷方式。
另外,新營糖廠也有五分車的觀光列車,
有時間的話也許可以搭個五分車,體會以前載運甘蔗的火車在鐵道行進。
糖福印刷廠就在台糖五分車站旁邊,很好找的。
找不到也可以問路人糖廠在哪?新營人一定都知道,不用怕迷路。
最後,在五分車站對面,
路邊通往工廠的方向也作好了行人步道,我想,過陣子應該就會開放了吧!
如果真的開放再來跟大家分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