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屏東 可可 可可嘉年華 屏東可可 巧克力 屏東旅遊 屏東可可嘉年華 旅遊 美食
在屏東有一群農民,已投入可可樹的種植,在屏東的植檳榔田裡,種下一棵棵的可可樹,取代走下坡的檳榔產業。
屏東可可產業目前約有近三十家可可莊園在經營,各家從種豆、採收、發酵、日曬、烘焙、脫殼、研磨至最終產品皆為自產自銷,而非一般印象中生產、加工各有分別,這也是台灣巧克力特有的一貫化生產。
在報紙的報導也看到了檳榔伯變巧克力達人的斗大標題,原因無他,就因為氣候。屏東炎熱、多雨的氣候就剛好適合可可樹生長,而可可樹又須要半遮蔭,過多的日照會讓果實受傷發黑,所以在屏東的檳榔園下種植可可樹是再適合不過了!
在水保局台南分局的主辦的可可嘉年華記者會上,有許多屏東在地的可可莊園業者,大家集結一起關心產業發展。
在各莊園的展示位上,除了相關產品外,也少不了如木瓜大小,表面粗糙的可可果莢。
另外還有發酵、曬乾後的可可,吃起來就是一般堅果口感,內部果核帶點苦味與明顯的巧克力香味。
問了現場的”可可寶貝”的大哥關於可可的製程,也順口問了一下生豆能吃嗎?接著大哥就直接開了一顆果莢,挖生可可豆給我試試,新鮮的果實,果肉有點像釋迦、山竹與那種口感,果核的部分帶點淡淡的苦味。
可可嘉年華的活動是以”從產地到餐桌”為核心,從產地開台來認識可可產業,這天我們先走訪了T.C巧舖(Taiwan Choco)。
入園後就看到與檳榔交錯生長的可可樹,每顆樹都結實累累。
T.C巧舖中最吸引人目光的大概就是這幅一家人生產可可的畫作。
烘豆機
各家的烘豆溫度不同,所呈現的產品口感也會不同,就如同咖啡的淺、中、深培一樣,各有不同風味。
闆娘先拿了70%的巧克力給我們試吃,70%的牛奶巧克力 就如同一般記憶中巧克力的順口。
接著是100%的低溫烘焙巧克力,因為是低溫烘焙,所以保留了可可的酸度,在入口後層次非常豐富,就如同品嚐淺培咖啡時的味覺變換。
下一站,就到可可寶貝參訪,在可可寶貝外頭彩繪的牆面,讓遊客可以很容易找到它。
可可寶貝的大哥正在跟大家講解可可的製程,乾燥間內放的一盤一盤咖啡色豆子就是正在日曬乾燥的可可。
正在乾燥的可可,置於網架上,有利於通風乾燥。
可可樹的樹幹上,長滿了小小的花朵,在受粉後就會長出可可果莢,注意唷!花在樹幹上,可可果莢是從樹幹上生長出來的!
使用自製工具從樹上割下果莢。
果莢掉到地上後再一次全部撿取就可以了,可可最大的好處就是什麼都不急,不用急著採收也不用急著加工,這是跟一般農作物最的大不同之處。
最後我們到了牛角灣,除了品嚐生巧克力外,還有可可茶、可可露及巧克力蛋捲DIY。
在牛角灣這邊剛好看到了細磨機在細磨,可可在乾燥脫膜後,會先粗磨,接著再細麻,而細磨這個過程需耗時兩天才能完成,真的很費工耶!
一進來,老闆就拿了85%的巧克力及可可豆與100%的巧克力給大家依序品嚐。先由可可豆開始接著85%的巧克力,最後才是100%巧克力。味道由淺而深,巧克力香由淡到濃,讓大家嚐出其中差異。
生巧克力
生巧克力因為有加入了鮮奶油,入口後口感相當滑順。
另外老闆也拿出了可可露(可可果膠),十公斤的可可果肉才可以提出0.5公斤的可可露,入口像比較不甜的養樂多,但多了水果香味,非常順口,會讓人想一直喝下去。可可露真的很推!
最後在蛋捲DIY的部份,經過老闆的教學,大家都可以作出很漂亮的蛋捲唷!
屏東可可現在已成為屏東的特色產業,可以從產地到餐桌,有空不彷到屏東走走,好好認識一下我們很熟悉又有點陌生的可可。
店家資訊:
T.C巧舖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竹東路158巷36之6號28鄰
電話:08-7799363
營業時間:一~五09:00~18:00;週日10:30~19:00
可可寶貝
工作坊: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克武路一巷19號
電話:0988250696
可可園:屏東縣內埔鄉東片村西銀巷70號
電話:0987786247
牛角灣巧克力咖啡農園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通安路108-1號
電話:09634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