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鯤鯓是一個養蚵的重要基地,年產季有九個月,是蚵的重要產區,養蚵人家的筏就停泊在四鯤鯓碼頭,蚵棚則是放在港外的海上,以浮筏式養殖,在四鯤鯓一帶海中的澡類與浮游生物豐富,提供了蚵苗足夠的養份成長,成就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因此養殖出了肥美的蚵仔。
收回來的蚵在船上由岸上的吊車吊起。
整簍的蚵仔,是由一串串的蚵仔疊起來的。
開蚵的工具。
老闆開蚵體驗教學
從蚵殼邊緣撬開一點後,插入將貝柱的地方切開,即可打開蚵殼取出蚵肉。
掌握小技巧,就能成功,但是記得一定要戴上手套,蚵殼及開蚵工具都很利。
每一顆的蚵肉都超飽滿的。
*團體預約可體驗一日蚵農,
預約窗口”臺南市灣裡萬年文史推廣學會 06-2627799”
體驗完蚵農,也別忘了到社區內走走,四鯤鯓早在鄭成功時期就形成了聚落,開發得很早,蜿蜒小巷弄間走著,感受一下這個純樸的漁村。
四鯤鯓碼頭停泊的管筏,居民以養蚵為主。
岸邊立著鎮煞的龍、虎。
後方便是四鯤鯓龍山寺。
四鯤鯓的龍山寺,供奉的是清水祖師,至今已超過三百五十年,為全臺首建,開基清水祖師廟。
龍山寺有個特色,中間的門神為常見的哼哈二將,兩旁的門上則是有著青面獠牙的四大鬼王,龍山寺有著四大鬼王及門神坐鎮,因此在鬼月是不關門的。
在龍山寺二樓收藏著舊的大門,是由潘麗水所繪製的門神與四大鬼王,而現今門上的門神與四大鬼王則是潘麗水的長子潘岳雄所繪製。
社區內有著彩繪及藝術裝飾,帶來了活潑的氣息。
龍目井(頂頭)
龍目井(下頭)
社區內還保留了古井,以前沒有自來水的時候,這兩口井是附近居民生命的泉源。
時至今日兩口井內仍有井水,清澈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