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月之美術館將在12月19日開幕,由11組藝術家,以在地串聯、老屋活化、展演等方式,創作出18件的作品,作為月津港燈節開幕前哨站,讓遊客可以先在鹽水的巷弄間看見藝術作品,從傍晚開始漫步月津港,感受巷弄間的美麗,如同一座大型美術館,轉個彎就是驚喜,處處皆美麗。
每年的月津港燈節及月之美術館強尼都沒有缺席,今年當然不例外,今天就先帶大家搶先看看今年的月之美術館。
從月津故事館作為起點,在這可以拿到這次月之美術館的導覽折頁。跟著折頁上的地圖走,便不會錯過任何一個作品。
在月津故事館對面的老屋,是去年整理完成的一個老房子,活化後原為赤兔製造所,現為一寬敞的空間,可佈展也可以看到老屋的建築之美。
在鐵門投射了一輪明月,如同水波般的光影變化,不難想像這是作為月津港的月與水連結。
在八角樓外頭,數隻兔子圍繞在月亮旁,用可愛的模樣歡迎大家來到月津港。而今年在月之美術館中,多了一位虛擬館員-兔大叔,在各區域可以看到不同造型的兔大叔伴你走踏月之美術館。據說正式開幕後,會有類似集點活動,讓大家收集兔大叔合照換紀念品唷!
連成巷入口處-月之流域,藝術家以藍色彎蜒的意象,加上金屬反射至地板,塑造出河流的元素,走入其中如同穿入了水裡。
抬頭看,不難發現每座燈就是條魚悠游在水面下。
現在連成巷已化成了一條河流,在月津港流動。
沿著展區的巷弄走,不難發現兔大叔的存在,穿著兔子裝,有著各種俏皮的造型。
充滿神秘感的修德拜亭展出的作品是月之方舟,老建築中有著未知的神秘力量,並藏著穿梭時空的方舟,走入其中,才會發現它的存在。
在修德拜亭後方,發現了這組圖騰,也許就是啟動方舟的密碼。
作品-家,以木窗框蓋起的縮小版的房子,透過玻璃可以一窺裡頭帶出的各種意象,也是能花時間駐足,發揮想像力的展區。
也許是門口的碼頭,或許是一張藤椅,甚至只有一張紙條寫著…..,由各展品的意象中,聯想出要帶給我們的訊息。

接著,轉往鹽水三角窗面對伽藍廟左手邊的民生街,也就是市場的位置。
進入民生街,馬上可以看到右手邊巷子有著蔡和泉故居的指標。
穿入巷中,看得到天上有書(天書?)為我們指路。
裡頭是今年整理出的新地點,是座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是展區-書院記憶。
圍牆邊有一隻頂著書的免子雕塑品。
走進一看,兔大叔就躺在圍牆後方,表情似乎就說”這你也找得到!”。值得一提的是,這展區在開幕時,會有光雕投影展演,著實令人期待。
往王爺巷的方向,高掛著大型的燈籠寫著平安,讓人想不注意到它都難。
以<點亮.平安>象徵祈求平安度過疫情,走入巷內,是一片燈籠海,仔細看,在燈籠上會有不同樣式的彩繪,這是與地方串聯、共創,請國小學生來彩繪,讓小學生也能參與月之美術館的展出。
幻彩結晶-鹽水曾有岸內糖廠在製糖,這樣的歷史脈絡仍留在鹽水人的記憶與鹽水的歷史中,與岸內國小及居民共創的展品幻彩結晶,可以見到一座塔,紀錄的也許就是那糖業的顛峰時代。
魚鱗巷中的作品”鱗鱗”,據說以前漁夫走過巷子時,會順手將手上沾到的魚鱗抹在牆上,讓牆面出現閃亮的光澤,作品”鱗鱗”是以轉動的金屬片,搭配燈光,呈現出過往那閃亮的牆面。
今年的月之美術館於2021.12.18開幕,展期至2022.02.28。
啟燈時間為每晚18:00~22:00,展區巷散佈於一銀巷、王爺巷、連成巷等歷史街區,可以至”月津故事館”拿導覽折頁按圖素驥,更能以隨心所欲的方式在這轉轉,漫步在月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