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尖石鄉,我想大家一定聯想到司馬庫斯,我也一樣,這次,很難得的機會來到了尖石鄉,才知道常聽到的新光部落、鎮西堡、老鷹溪步道、李棟山莊等耳熟能詳的地點,全都在尖石鄉!
尖石鄉原住民文化館是這次來到尖石鄉的第一站,在這邊介紹了關於泰雅族的農事、居住、飲食等生活。
北角吊橋
北角吊橋,以220公尺橫跨油羅溪,連接了馬胎部落,長度僅次於350公尺的南投坪林吊橋,是全台第二長的吊橋。踏上吊橋,遠望吊橋沒入山林的另一端,有如直達秘境的感覺。
復興煤壙
位在那羅的復興煤壙舊址,曾在地方上帶來了一段繁華的日子,隨著風災的損害與礦脈的枯竭,壙區已於70年代關閉,不再開採。在現址還能看到保留下來的坑道入口。
見證礦區歷史的大型機具及紅磚屋仍靜靜的留在現場。地面上仍能看到當時壙車所使用的鐵道。
現在復興媒壙已改為”那羅香草遊客服務中心”,推廣香草精油已二十餘年,遊客來訪可以先預約,方能有導覽與更深度的香草遊程體驗。
錦屏大橋
泰雅神話中,以前有兩個太陽,在射日英雄射下其中一個後,便成了月亮,它的血則成為了滿天的星早,而剩下的便是現在白天的太陽。
在錦屏大橋上有十四座雕像與70片的水泥浮雕,述說著泰雅神話與故事,有提到泰雅的射日英雄,更有大霸尖山磞出的泰雅族祖先、彩虹橋、口簧琴等,關於泰雅族的各種神話與生活,都在錦屏大橋上生動的描繪出來。
錦屏大橋上的雕像、浮雕,都是關於部落的故事。
那羅部落 山樂林風味小舖 / 喜嵐田園露營區
築夢山城
馬里光部落 五月桃
馬里光部落位於石門水庫上游,十年前開始有機種植,投入自然農法,不用殺蟲劑跟農藥,一方面保護水源不受污染,另一方面可以讓水果沒有農藥殘留的餘慮,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
黃文治理事長說,不用農藥後,部落的農民反映水果會有蟲害或瑕疵,於是在五年前開始,將賣相不好的無農藥水蜜桃全數收購,製作成副產品。以保障農民的收入,避免因賣相不好造成損失,而讓農民想回復以農藥管理的方式,保証收購的方式可以讓部落持續以有機農法的方式種植。
這趟來馬里光部落,里事長帶我們來摘五月桃,五月桃是最早成熟的桃子,五月桃一開始是從拉拉山開始種植,隨著嫁到馬里光部落的新娘一同來到這。五月桃採收是從每年的5月10日到月底,馬里光部落的五月桃,脆、甜、多汁、有機種植,在採收期前常常就會被認識的朋友給預訂完了。
老鷹溪步道
新光部落 禾樂野民宿
許多要進司馬庫斯的遊客,在前一晚會選擇住在新光部落,這趟尖石之旅雖沒計畫進入司馬庫斯,但我們晚間入住與新光國小僅一牆之隔的禾樂野民宿。
位於尖石鄉的新光國小,海拔1620公尺,是新竹最高學府。
新光國小有著森林教室,許多廣告皆曾在這取景。
操場中間除了球場,還規畫了一塊田地,讓小朋友學習種植農作物。而禾樂溫民宿的老闆,在新光部落一帶自行栽種有機蔬菜,同時也將一塊二分大的農地給新光國小的小朋友種菜,讓小朋友自已種菜來賣,賺取未來畢業旅行的經費。

1
禾樂溫民宿晚間有提供美味的晚餐。
晚餐過後,會有場搗麻糬的活動,房客都能一同參與,
每個人輪流搗,現場氣氛帶得非常歡樂,搗完後就的麻糬就讓全部的人都可以分著吃。
晚間,民宿老闆看我們背著相機,便帶著我們走私人行程。開著車從鎮西堡的長老教會前進,下車後,滿天的星斗,美景令人驚豔。
隨後再轉往部落的菜園,這位置是部落的制高點,對面山裡的燈光便是司馬庫斯,在這位置補捉到的是銀河下的司馬庫斯。然而,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其實用肉眼就能看見這天空中滿滿的星星了,這樣的美麗的星空,不親自走一趟很難體會當下的感動。